2008年8月14日星期四

北京奥运部分外国选手的正式职业

赛艇女子单人双桨冠军,德国人斯托姆波罗斯基,29岁,已婚,是一名时装设计师。毕业于德国时装学校。 

女子花剑个人银牌得主,意大利人特里利尼,34岁,已婚。职业是森林护林员。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物理教育。

射击女子飞碟多向冠军,澳大利亚人巴罗奇,31岁,职业是“农业保护官员”,大学所学专业是农业科学。 

举重女子53公斤级铜牌得主,哥伦比亚人莫斯奎拉,35岁,职业是药剂师。此人30岁才开始训练。

柔道女子负78公斤级冠军,日本人阿武教子,28岁。大学所学专业是法国文学,目前的职业是警察局的警官。 

男子跳高亚军,美国人海明威,32岁,已婚,他是某公司的销售主管。此人平时主要的训练方法是打篮球。对了,他确实与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有血缘关系,算是海明威的一个远亲。 

男子铅球亚军,美国人尼尔森,29岁,目前的职业是财政咨询顾问。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,他在奥运村里的一家咖啡店和夜总会里打工。他在整个高中和大学期间所从事的主要运动是橄榄球。

射击女子飞碟双多向冠军,美国人洛德,年龄25岁,大学生,所学专业是“动物和兽医科学”,其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兽医。 

男子单杠铜牌得主,日本人米田功,27岁,上班一族。在业余时间里进行训练。

夺得了四枚游泳金牌的美国人菲尔普斯,年龄19岁,大学生。他每天训练只有两个小时,周一,三,五加倍。如此少的训练并非是他偷懒,而是因为他要上课,游泳训练只能在课余时间里进行。

游泳女子100米蛙泳亚军,澳大利亚人汉森,26岁,其职业居然是“学生/保姆”,所学专业是“市场,通讯和社会学”。

男子50米自由泳冠军,美国人霍尔,今年30岁,平时喜欢弹吉它。他16岁才开始进行训练。这几年他一直在他自己创办的一个小型游泳俱乐部里进行训练。

射击女子50米步枪3x20银牌得主,意大利人图里西尼,35岁。职业是律师。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法律。 

女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,美国人比尔德,年龄23岁。大学所学的专业是“零售及营销科学”。其最大的兴趣爱好是室内装潢设计,她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室内设计专家。

女子100米仰泳冠军,美国人考芙琳,年龄22岁,大学生,所学专业是心理学,兴趣爱好除了游泳还有冲浪和做菜。她的日常作息如下:每天清晨开始进行游泳训练,两个小时,然后去上学,下午放学后再训练三小时。 

女子七项全能铜牌得主,英国人索瑟顿,28岁。职业是“银行办事人员”。

举重女子75公斤以上级铜牌,波兰人弗洛贝尔,23岁,职业是园丁

引自赵牧 @ 2008-8-14 欣赏奥运的另一角度:他们的职业


冷战时代,体育成为苏美两大阵营的面子游戏。苏联、东德、罗马尼亚等国家通过举国体制,靠国家的大规模投入,以计划经济的方法经营体育。美国等西方国家则挖掘有商业化潜力的项目,以市场经济的方法与之抗衡。
结果,在田径、游泳等有商业潜力的项目上,美国尚可与苏联、东德有一争;但在没有商业潜力的项目上,则大败而归。到冷战后期的奥运会,算一下金牌奖牌总数,美国不仅败给苏联,甚至败给东德。

  冷战结束后,苏联、东德、罗马尼亚的体制迅速瓦解,在金牌奖牌总数上的位置迅速下降,自雅典奥运会开始让位于中國。但是,我们必须看到,中國的崛起,虽然和中國国力大幅度提升有关,但更大的原因,恐怕还是苏联东欧国家放弃计划经济体制后留下的真空。
这 个真空,主要都集中在前面所说的第三类项目上。比如,在体操、跳水等项目上,苏联、罗马尼亚国家一直压中國一头,如今已经没有问鼎的实力。中國的对手,成 了美国等过去的二流队,垄断金牌自然容易。在女子举重等项目中,中國队几乎没有对手,因为这个项目在别的国家几乎没有几个人玩。

我们在苏联东欧放弃举国体制的时候,依然靠国家之力养了大量的专业运动员。而对手则多半是除了体育还要自己谋生的业余运动员。这样的优势自然很大。
——薛涌:《冷静地看待奥运金牌》


没有评论: